小說王耽美小說網

☆125.第125章都是好奴才

關燈
第125章 都是好奴才

福寧殿寢閣,辰時末。

君臣三人對坐著品茗龍團勝雪,邊喝邊聊好不愜意,只是一盞茶的功夫,趙桓便從他們口中弄清楚了整個事情的來龍去脈。

“今日之事,蔡京壞亂於前,梁師成陰謀於後,李彥結怨於西北,朱勔結怨於東南,王黼、童貫又結怨於遼金,創開邊釁,天怒人怨,宜誅六賊,傳首四方,以謝天下!”

這段由張浚轉述出來的上奏陳詞,現場聽起來頗為慷慨,原話出自太學生陳東之口。

藉此可以推知,追誅蠹國六賊很可能就是這些士子貢生伏闕上書的根本訴求,然而以李光為首的京朝庶官顯然另有所圖,他們直接將矛頭指向了當朝宰相:

“太宰李邦彥本是市儈浪子,自去歲當國秉政以來屍位素餐,寡廉鮮恥,專以蒙上蔽下為能事,此前陰結蔡攸、高俅之徒,近日驟引姻親王孝迪入列都堂,任人唯親,敗壞綱紀,伏願陛下聰明睿斷,嚴加黜責社稷巨賊,以為大臣誤國之戒!”

僅從這段寥寥幾句的原話裏,趙桓就已經聞出來濃濃的火藥味兒,好嘛,本朝官僚士大夫最喜歡玩的黨爭游戲,終於又要開始了。

據史料記載,宋欽宗在位總共只有一年零兩個月,卻走馬燈似的輪換了二十六位宰執大臣,其中光宰相就相繼更替過六人,最長任期半年,最短任期僅有一個月,真正所謂你方唱罷我登場。

只是這麽大一臺好戲,單靠皇帝一個人肯定唱不下來,那些選邊站隊跟在都堂大佬身後搖旗吶喊的文武百官,人人都有份兒。

有鑒於此,趙桓自打穿越以來表現得相當克制,截止到目前只任用過八位宰執大臣,而且大部分是老昏君走之前指定好的基本班底。

其中前任太宰白時中是他自己尥蹶子不幹的,而同知樞密院事蔡懋不知道事先嗅到什麽風聲,從老昏君逃離京城那晚起便躲在家裏養病,基本上連朝會都沒怎麽參加過,光明正大地占著茅坑不拉屎。

至於少宰張邦昌,自從金營放歸之後便杳無音訊,也不知道在賣力搞什麽鬼。

如今只剩下現任太宰李邦彥、知院吳敏、門下侍郎趙野、中書侍郎王孝迪還有簽院耿南仲五個人,要是再把李邦彥和王孝迪清理出去,打個麻將都湊不夠一桌。

不是趙桓不想整頓朝堂,而是剛剛打過一場大仗,善後庶務多如牛毛,還沒能騰出手來大換血。

他現在最想知道的事兒,其實是被宋欽宗賜名為聶昌的知開封府聶山,這個夯貨為何要慫恿士子貢生和京朝庶官伏闕上書?

要知道,聶山的前任是老派權宦門下走狗王時雍,王時雍依靠的兩位大佬白時中和張邦昌先後去國離朝,導致這位歷史上鼎鼎大名的偽楚功臣成了喪家之犬,不久就被當國者外放到揚州當土地爺去了。

在此之前,曾先後擔任過知開封府和戶部侍郎的聶山,因與時任太宰的王黼交惡,被貶為崇信軍節度副使,行遣到衡州安置,而舉薦他東山再起的恩主卻是知院吳敏。

正因如此趙桓才誤以為聶山是吳敏的人,畢竟利高者最可疑,太宰李邦彥要是垮臺了,少宰張邦昌又不在其位,知院吳敏理所當然是太宰的第一順位繼承人,但事實上並非如此。

據趙鼎講,聶山只把再次主政開封府當作跳板,他的真正目標是進位都堂,但因為其人行事太過剛猛,此前舉薦他的吳敏突然有所顧慮,擔心這種人日後難以駕馭,所以就沒答應幫這個忙。

令人沒有想到的是,恰在這個節骨眼上,簽院耿南仲主動向聶山伸出橄欖枝,並且拍著胸脯說,作為皇帝潛邸唯一耆舊元臣,他完全可以助其一臂之力……

“又是這個攪屎棍子!”

趙桓聽說耿南仲還在打著原東宮太子師傅的旗號到處招搖撞騙,氣得差點當場掀桌子。

張趙二人眼見皇帝的臉色變得越來越難看,兀自嚇一大跳,趕緊垂下頭去,半天都沒敢吱聲。

趙桓起身在室內來回走動了好一陣子,等到完全調整好情緒方才停下來道:“張卿、趙卿,你們二位如何看待伏闕上書之事?”

這句看似語調平和的問話中不只透著垂詢之意,同時也意味著皇帝已經恢覆正常狀態了,張浚暗暗籲出一口氣,率先起身大著膽子進言道:

“回奏陛下,微臣以為當斷不斷必留後患,不若趁此時機追誅蠹國六賊,重黜太宰李邦彥、中書王孝迪等誤國害民之徒,一則師出有名,二則……”

豈料他這番發自肺腑的耿耿忠言尚未說完,一向沈穩持重的趙鼎趙元鎮突然起身駁斥他道:“張禦史此言差矣!上皇至今尚未回鑾,此時明發詔諭誅戮蔡京、童貫等人,意欲置上皇安危於何地?”

一句話提醒了趙桓,從金國東路軍渡河北上那時開始,自己便遣派內侍省副都知黃經臣去鎮江敦請道君皇帝回鑾,這都過去好幾天了,一點動靜都沒有,也不知道老昏君是怎麽想的,要是這個時候再下旨處決他身邊那幾個心腹親信,說不定真會鬧出什麽大亂子。

趙桓正蹙著眉頭暗自思忖,突然從正南方向傳來擊鼓聲,咚,咚,咚……鼓聲沈悶而悠長,一下下撞擊著耳膜。

“哪來的戰鼓?”趙桓恍若回到幾天前的滑縣戰場上,不由脫口而出問道。

“回奏陛下,”趙鼎久在地方官府辦差,類似這種聲音聽得多了,於是隨口答道:“不是戰鼓,很可能是登聞鼓。”

聽他如此一說,張浚方才反應過來,於是趕忙躬身奏道:“微臣鬥膽揣測,莫不是李光、陳東等人此刻已於端門伏闕上書?”

他所謂的端門,其實就是皇宮的正南門一一宣德門,闕門兩側分列有登聞鼓院和登聞檢院,專門負責承接士庶百姓呈遞上來的鳴冤訴狀,從宣德門到福寧殿只有不到一裏地的腳程,擡個腿的功夫而已。

這麽快就來逼宮了?

趙桓剛想打發人過去探個究竟,卻見北司押班陳良弼不慌不忙地從外面趨步進來。

趙桓劈頭問道:“何人在宮外擊鼓?”

“回官家,是一群不曉事體的官吏和儒生。”

陳良弼顯然早有準備,他伸手從懷裏掏出來一張紙箋,恭恭敬敬地呈遞過來:“這是伏闕上書者名錄。臣仆剛剛去端門核驗過了,一個不多,一個不少,全都寫在上面。”

“哦?”

趙桓大感意外,這個叫不上名字的白臉閹貨,居然已經把還沒有交待的差事,提前做到這個份上了,真是難得的人才啊。

他接過黃藤紙箋粗略一掃,名列前茅者原來既不是右司諫李光,也不是太學生陳東,而是右諫議大夫楊時。

楊時人稱龜山先生,現年七十三歲,大概是本朝最長壽也最著名的學術型官僚了,這樣一位德高望重的長者親自跑過來伏闕上書,看來今日這事兒非要鬧大不可。

趙桓接著往下又看了看,除了楊時、李光、陳東三人之外,還有太學生陳長卿,太常博士李若水,監察禦史馬伸,左司諫陳公輔,太常少卿許景衡,左諫議大夫唐重,給事中王雲……

最後還用朱筆赫然圈著兩個人的名字,一個是前禦史中丞陳過庭,另一個是前禮部侍郎梅執禮,他們二位可都是館職在待制以上的侍從高官!

“好啊。”

趙桓隨手將黃藤紙箋塞進大袖裏,回頭笑著問陳良弼:“你叫什麽名字?”

此言一出,在場的張趙陳三人全都楞住了。

張趙二人吃驚的是,北司押班這麽重要一位大珰權閹,皇帝居然到現在還不知道人家的名字,這也太說不過去了吧?

陳良弼疑惑的是不知道該如何作答,想了想只好如實說道:“回奏官家,臣仆姓陳名良弼,至今尚無表字。”

“辦差如此得力,有名無字怎生使得?”

趙桓一時高興,信口說道:“朕賜你一字如何?”

他這是潛意識裏受了宋欽宗的影響,老聽人說什麽聶山聶昌的,好像穿越者沒什麽文化,都不會給人家改個好名字。

陳良弼聽說官家要給他賜字,當場就樂瘋了,噗通一聲跪倒下去,嘴裏嘰裏呱啦不知道在說什麽。

自從穿越過來位居九五之尊,還是頭一次給人家賜字,一定得慎之又慎……趙桓剛在心裏告戒完自己,忽爾靈光乍閃,腦海裏浮現出來兩個大字:維新。

維者維護,新者新朝,多好的寓意啊。

他暗地裏一拍大腿,好,就是它了!

其實這兩個字的真正寓意,說白了挺俗的,就是向前輩穿越者王莽致敬一一哈哈哈,我趙桓今後也要打造一個全新王朝啦!

陳良弼得知是“維新”倆字,一個勁兒趴在地上叩頭謝恩,他還以為官家對自己寄以厚望呢一一你從前一心一意輔佐老皇帝,今後也要一心一意維護新官家!
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